热线电话:

banner2

品牌合集

当前位置:365bet亚洲官网 > 品牌合集

戴天易/主题曲与戏剧的交叉行销 视觉与听觉的双赢

发布时间:2021/11/01 点击量:

一部优质的戏剧及电影,好的剧本及演员是关键焦点,更能推波助澜的,是主题曲的搭配也具有重要的烘托效果。歌曲的记忆度能带观众更容易融入剧情,也能相对提升戏剧的受关注度。早期脍炙人口的影视歌曲‘神雕侠侣’、‘一代女皇’、‘潇洒走一回’等作品能红遍大街小巷,经典证明确实成功之道。作品本身、主角演员、甚至歌手都能因而名利双收。

但是时代改变,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,本该互相衬托的有效模式,反倒成了歌手发片可搭上顺风车的宣传,也导致品质因而参差不齐,戏剧与歌曲的黏合度一度不如以往那般让人印象深刻。

近几年来,观众甚至内容产业方开始对作品更加要求,使得以往戏剧与音乐紧密合作的双赢模式又被打开。例如:去年备受瞩目的华语电影《后来的我们》叫好叫座,首度执导电影的刘若英成为华语电影最高票房的女导演,同样的,在电影未上映前,行销团队先以主题曲作为第一步行销操作,陈奕迅诠释的“我们”,由音乐才子陈建骐老师、葛大为老师联手创作,让电影在上映前的预售票房就先高达五千多万,未演先轰动,歌曲传唱度把话题先炒热,再次证实了主题曲能先勾起大众共鸣的连动影响力。

再例如,2015年电影《我的少女时代》引起大多数六七年级生的回响,不仅在票房交出漂亮成绩单,为该片量身打造的主题曲《小幸运》,也因配合女主角林真心在雨中跌倒的种种赚人热泪情节,勾起观众内心悸动。行销上,MV搭配电影片花的形式呈现,果然成了观众们心中的经典回忆。这支MV更在影音网站YouTube点阅率高达1亿多次,成为第一首破亿的台湾歌曲,亦是首位MV点阅破亿的华语歌曲。(数据来源:YOUTUBE)

再说前阵子热播的陆剧《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》,这部戏作为2019第一部爆红古装剧,在网络上的总播放次高达120亿次。值得一提的是,剧名及主题曲都取自李清照“如梦令•昨夜雨疏风骤”,并找来唱红许多戏剧主题曲的歌手胡夏和郁可唯合唱。该剧火热程度也让主题曲登上音乐排行榜,即使戏已播完,仍是高居影视、K歌排行。(数据来源:骨朵数据、QQ音乐排行榜)

说到成功的例子,电视剧《16个夏天》片尾曲《以后别做朋友》因歌词意境贯穿剧情核心,不但歌曲迅速窜红,直到现在仍是KTV点播排行前20名,同时也成功打造了当时刚出道的新星“周兴哲”,让他成为近年来最具潜力的流量新星。(数据来源:台湾流行歌曲排行)

近期,陆剧兴起一种行销模式我称之为“宠粉行销”,以客观数据搜集观众的反应等分析,再依照观众对剧情的反应,调整背景音乐、字幕与甚至滤镜。以古装剧《东宫》为例,改编自大陆知名作家“匪我思存”的同名小说,在拍摄筹备时就针对小说书迷自制的众多影片深入研究,发现大家最受用的背景音乐《爱殇》在古风圈传唱度极高,因而买下这首歌的版权,作为剧中插曲。依大数据反应,实时增加或修改内容,不仅让书迷产生极大的认同感,讨论度也成功登上微博热搜榜。

曾有一篇文章写到:“韩剧告诉我们,配乐不是配菜,而是专业完整的制作体系。”影视作品搭配的歌曲,能随剧情走向激发观者的情感,从歌词的一字一句,勾勒共鸣,深刻烙印在观众心里;即便曲终剧毕,音乐的魅力仍萦绕不去,随时听到歌曲,就能回忆剧中情节。在影视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如今,歌曲和故事本身的有效结合,俨然成为了未来创作圈一起密切合作的最佳行销模式